随着AI产业化推动资料爆炸式成长,全球被创建、捕获、储存、保护与分析的资料量也不断飞速增长,根据调研机构IDC预测,在接下来的五年内,光是生成式AI就预计会贡献100ZB的资料量,而全球数据圈(Global Datasphere)的资料量预估将在2027年达到291ZB之谱。希捷首席执行官Dave Mosley观察,人工智能(AI)的使用情境提升了原始资料的价值,越来越多企业竭尽所能地把所有资料都储存起来。因此趋势所产生的大量资料,也让磁录密度的重要性更甚以往。
对此,希捷也在日前宣布推出Mozaic 3+硬盘平台,通过热辅助磁记录(HAMR)技术,让单一碟片的磁录密度突破3TB以上,预计未来几年,也将陆续发展出单碟4TB和5TB以上的磁录密度。目前正在量产中的是Exos旗舰系列,其最新推出的硬盘单颗容量可达30TB以上。
希捷亚太区业务副总裁杨晓东指出,未来十年,许多新设备以及软件发展,AI都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,有趣的是,在AI进步之前,企业需要资料来教导AI,否则AI将无法发展。问题在于,这些大量被收集、创建的资料,却也可能让企业面临到储存成本飙涨、耗能上升以及实体储存空间不足等挑战。
Mozaic 3+硬盘平台可以协助解决上述难题。传统上,硬盘是通过增加碟片来提高容量,如果要增加容量,那么就是增加更多的碟片,问题是这可能产生更多费用以及更多的能耗。他提到,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技术来克服,在不增加碟片数量的情况下,提高碟片上可储存的位元数,如此就能在相同的面积内储存更多的资料量,而且可以降低耗电量以及成本。
根据希捷内部资料,与采用垂直磁性纪录(PMR)的传统16TB硬盘相比,30TB Mozaic 3+硬盘不仅可在相同的面积内让储存容量翻倍,也能显著降低资料中心的储存购置与营运成本,平均每TB耗电量可降低40%,且每TB的实体碳排放量可减少55%,更有助于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目标。
希捷研究部门副总裁Ed Gage指出,Mozaic 3+硬盘平台整合了许多新创技术,例如超晶格铂合金碟片(Superlattice Platinum-Alloy Media)、电浆写入磁头以及12nm整合式控制器等。他解释,根据基础物理学原理,若要提升储存密度,就必须在奈米等级下进一步缩小磁性颗粒。然而,磁性颗粒越小就越不稳定,传统合金的磁稳定度无法保证储存的有效性和可靠度,超晶格铂合金碟片可以大幅提升碟片的磁矫顽力(Coercivity),从而达到精确资料写入和前所未有的位元稳定度。
而由于采用了磁性更强的碟片来确保磁性颗粒的稳定度,因此写入磁头也要同步进化,希捷将奈米光子雷射整合到电浆写入磁头子系统中,通过奈米光子雷射在碟片表面上产生极小的热点,以确保稳定可靠地将资料写入。另外,Mozaic 3+也采用了第7代自旋电子读取磁头,并且自主开发了系统单晶片来有效整合上述的技术,让效能达到过往解决方案的三倍。他强调,Mozaic 3+硬盘平台完全相容于现有系统,无须做任何变动即可从传统PMR硬盘升级到Exos 30TB Mozaic 3+硬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