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外媒ServeTheHome于本月3日的报道,许多固态硬盘制造商正逐步停止生产PCIe 3.0 M.2 SSD,尤其是在消费级市场。这一趋势反映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。
PCIe 3.0 M.2固态硬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1世纪10年代初。当时,M.2接口被称为NGFF(下一代形态因子),是新兴固态硬盘设计的标志。PCIe 3.0的推出标志着固态硬盘传输协议的重大转变,从传统的AHCI协议转向了NVMe,这一改变显著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性能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PCIe 3.0 M.2 SSD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。现在,许多知名厂商已不再单独推出仅支持PCIe 3.0的固态硬盘。最近一款报道的产品是科赋(KLEVV)CRAS C715.它是与PCIe 5.0型号一起发布的。同时,英睿达(ADATA)P3固态硬盘虽然在2022年问世,但实际上是对支持PCIe 4.0的P3 Plus进行的简化版本。
PCIe 3.0 M.2 SSD逐渐被市场淘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。一方面,PCIe 4.0产品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固态硬盘时有了更高的性能标准。另一方面,主流消费级平台也逐渐向PCIe 4.0标准靠拢。例如,英特尔最近发布的酷睿Ultra 200S与Z890组合都全面支持PCIe 4.0.这一趋势进一步推动了PCIe 3.0的退市。
随着PCIe 4.0产品的全面推广,固态硬盘制造商的研发重心也逐步转向更高性能的产品。目前,市场上PCIe 5.0 M.2 SSD的选择日益增多,企业级市场上甚至已经出现了PCIe 6.0固态硬盘。这标志着固态硬盘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厂商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快、更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中。